2010年3月29日

近視與日光燈的關係

少年近視的起因除了眾所周知的遺傳基因、不良的讀書姿勢習慣等因素以外,不少專家、學者還提出教室照度不足、青少年食糖過多、蛋白質過量、缺少某種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等見解。

而筆者認為,青少年近視的產生與日光燈照明有著直接的關係。其理由是日光燈(螢光燈)的頻閃性,直接影響青少年視力。


日光燈是一種氣體放電燈,它有很強的頻閃性,即隨著50Hz單相交流電壓的正弦週期交變,其發光光通量也相應發生週期性變化。

通常接入單相交流電路的日光燈的光波動達55%,而白熾燈由於鎢絲的熱慣性,其光的波動僅為5%~13%。這種頻率的閃爍雖難以被肉眼所分辨,但當用日光燈照射轉動物體時,就會明顯地反映出來。它使人眼產生物體慢轉、停轉(當被照物體的轉動頻率是日光燈閃爍頻率的整數倍時),甚至倒轉的錯覺。


雖然日光燈的頻閃性往往被大部分人所忽略,而事實上對人的視力是有影響的。特別是當電網供電電壓過低或很不穩定、環境溫度低、日光燈的燈管老化、電容被擊穿或接觸不良時,這種閃爍就更為嚴重,極易導致人的視覺疲勞,這對成長發育中的青少年的影響尤為嚴重。

此外,日光燈含有較多的紫外線成分,其峰值功率波長為430納米,而人眼對光最敏感的波長為550納米的黃綠光,這樣其顯色性就較差。

隨著電視和電腦的日益普及,人們對於閃爍的螢屏(CRT)對人視力的傷害已有清醒的認識。為了減低這種傷害,設計人員正將早期的隔行掃瞄逐步向逐行掃瞄和 100Hz掃瞄發展,生產出所謂「不閃爍」的產品,這與日光燈照明的閒爍性對人眼的損傷在原理上是一致的。

由於日光燈與白熾燈相比,其發光效率高、平均壽命長、在相同照度條件下支付電費較少的優點,而被全國普遍採用。這樣,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下述種種現象就容易得到解釋了:

相當多的青少年在學齡前並不近視,但自從讀小學、初中後視力不斷下降,部分學生急劇下降。醫療保健人員通常以兒童上學後,功課多、視力疲勞、讀寫姿勢不端正、教室照度木足等原因來解釋。雖然這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,但畢竟忽視了日光燈照明對青少年視力所產生的不利影響。許多老同志都有這樣的體會,四五十年前,社會經濟貧窮而落後,中小學教室大多是採用自然光來照明的。陰天和早晚時光線很暗,即使有照明裝置,也只有幾盞白熾燈。在家晚自習或做作業,用的是冒著黑煙、昏暗的油燈,最好的也只有帶玻璃罩的煤油燈,有人連這也用不起。就是在這種惡劣條件下;患近視(特別是深度近視)的學生並不太多。

相反,在經濟條件改善後,學校教室裡普遍用上了日光燈,此時近視患者卻反而增加。

有的家庭反映,學生在家庭自習時,採用白熾燈照明的,患近視者相對較少;長時間熱衷於看電視、玩遊戲機、電腦的青少年近視率相對較高,這也是佐證。

1986年英國劍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─阿諾德.威爾辛斯基博士發佈研究結果指出:日光燈是造成偏頭痛的主因,雖然人們不能看到日光燈的頻閃,但這種確實存在的頻閃在不斷的影響我們的眼睛和視覺神經,因此長期生活在交流日光燈照明的房間裡,會引起視覺疲勞、視力下降、少年近視、中年老花;會導致智力反應下降、偏頭痛和心跳過速等病症。其根據實測統計中:辦公室文職人員每10人就有一人患偏頭痛。威爾辛斯基博士 的研究報告引起了世界各國科學衛生部門的重視。 

綜上所述,我認為教室和家庭日光燈照明對青少年近視的形成直接相關。至於相關的程度和機理,尚需進行光學、醫學、電學、環境學等多學科的科學分析研究,並應在實踐中做廣泛圍、大批次的對照試驗,從而優選學校照明的光源、照明器材及照明規範,以減低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